春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习俗,它由一对对对联组成,通常写在红纸上,用来装饰门框或门楣,迎接新年的到来。据传,春联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民间的驱邪活动。同时运送春联的大型船只也成为一种盛况。由于“莆田白头春联”质朴纯洁,寓意深远,此习俗逐渐传承至今。如今,“莆田白头春联”已成为福建莆田地区一道独特的新年文化景观,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欣赏。
春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习俗,它由一对对对联组成,通常写在红纸上,用来装饰门框或门楣,迎接新年的到来。春联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。
据传,春联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民间的驱邪活动。古代人们相信,在除夕夜,恶鬼和瘟疫等邪恶之物会到人间作祟。为了保护家人和谐平安,人们制作或悬挂一些用文字表达祈祷祝福的符咒。这些符咒可以被称为是春联的雏形。
到了宋代,春联作为风俗习惯逐渐流行起来。宋代时,城市中设有专门的春联回单办事处,接受民间捐献并由官员办理。同时运送春联的大型船只也成为一种盛况。元代时,人们在民宅朝门上立起“春联架”,供人取用。
至于“莆田白头春联”,相传明末清初时期,福建省莆田地区因为常年忍受战乱的苦难,百姓们流离失所,生活困苦。于是,家家户户在春节时,都用白纸代替红纸,剪下一对对白底黑字的春联来表达对新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。这就是“莆田白头春联”的来源。
由于“莆田白头春联”质朴纯洁,寓意深远,此习俗逐渐传承至今。如今,“莆田白头春联”已成为福建莆田地区一道独特的新年文化景观,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欣赏。